工作時間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發布日期:2019/9/12 17:00:24 訪問次數:310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城市規劃建設理念滯后,導致一些地方只注重管網等設施的建設,而忽視湖泊濕地、生態緩沖帶、城市生態滲水區等建設。
一場暴雨就讓一座城市開啟“看海”模式,城市建設排水系統滯后于城市發展,是全國許多地方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近年來一些城市內澇問題日顯突出,影響人們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來,我國每年都有多座城市進水受淹或發生內澇,“水底摸車”“街道捕魚”“城市看海”等現象頻頻出現。
病因
病因并不難找。城市規劃建設理念滯后,導致一些地方只注重管網等設施的建設,而忽視湖泊濕地、生態緩沖帶、城市生態滲水區等建設,排水的出路沒有足夠的地域。而管網建設滯后,歷史欠賬多、設計標準較低、預留“增量”不夠,導致城市排水系統的排洪能力低下。而一些地方在城市化過程中,不注重保護千百年來的自然生態水系,導致城市區域對洪澇的調蓄緩沖能力減弱。此外還有下墊面調整帶來隱患,“城島效應”帶來新風險等。
建議
城市下水道被稱為“城市的良心”,為綜合治理城市內澇,建議:
用更加“豐富”的眼光看待城市規劃建設
城市的規劃建設乃長遠之計,安全是城市之本,應把城市水域水系生態體系建設與生態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山水林田湖草與城市是一個有機的生態系統,城市建設的排水硬件與“水路”的多元化是“軟”“硬”共融的消水系統。應以對洪澇水害的預防靠疏;生態蓄水,以養為上;工程設計要有足夠的管網空間排水的規劃理念與建設方式給洪水以出路,讓暴雨變柔。采用多措施蓄水、合理滯留雨水、分級凈化雨水、自然滲透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城市防洪澇與現代城市建設配套體系,使城市內澇止于預防。
城市管網建設要有預留性和超前性
我國城市排水管網普及率還遠遠不夠。在補足歷史欠賬的同時,要注意超前性,城市管網建設不能“吃快餐”,一埋了之,應預見到城市擴容后對城市排洪澇增量的要求。城市內澇要綜合治理,可以參考借鑒中國古建筑的防洪排澇智慧以及其它先進經驗,因城施策,對癥開方。
強化責任管理
鑒于城市規劃建設的復雜性、城市管網建設的隱蔽性、問題發生時點的不確定性、危害后果的嚴重性,建議對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環節實施責任確認書,根據確認書的責任劃分,實行責任法定終身追究制。用科學取代草率,用制度取代短視,用嚴管取代馬虎,用行動取代口號,真正建立高效、安全、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洪防澇體系。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